時代在發展,社會要進步。中國的蛋品產業是涉農產業,又是關乎老百姓菜籃子質量的民生工程;如何推動養雞業從傳統、簡單的生產方式,向現代化、規;、集約化、產業化的蛋品產業過渡,促進蛋品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產業運行質量和效益,是事關社會安定和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大事情。本報今天特約并發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韓偉會長就國內蛋雞業亦即蛋品市場發展問題所作的研究報告,希望能有助于社會各界尤其是各級領導了解中國蛋品行業的現狀,重視解決蛋品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強農、惠農政策。
韓偉會長創辦經營的我國最大的蛋品企業韓偉集團;前不久,他還曾代表中國農民企業家出席聯合國第十六屆可持續發展會議,并應邀作關于中國農業產業化問題的報告,引起了與會代表的高度重視。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蛋品生產國和消費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連續2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產蛋大國的地位,蛋品產量超過世界蛋品產量的百分之40,比第二位到第三十位的產量總和還要多。2005年全國城鎮居民家庭年直接消費鮮雞蛋11.14公斤/人,已大大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時代在發展,社會要進步。中國的蛋品產業如何應對市場的挑戰,從傳統、簡單的生產方式中“脫胎”改造,向現代化、規;、集約化、產業化進步,這是個關乎經濟平穩發展、社會安定的大問題,應當引起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重視。
國際蛋品行業發展過程及趨勢
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蛋品行業,幾乎都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與觀察發達國家蛋品行業的發展歷史,剖析和梳理其發展軌跡,對于認識目前中國蛋品行業發展的歷史階段性、促進中國蛋品行業快速、健康的發展,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縱觀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無論是歐洲、美洲,還是在亞洲)的蛋品行業發展軌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它們基本上都經歷了一個從分散生產到集中經營的發展過程。以美國為例,其蛋品行業發展歷程由低級到高級,也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庭院式”戶外農場模式
20世紀50年代前,在西方國家傳統的蛋品生產主要依附于家庭種植業,其生產上游的“原料”基本上來自家庭種植業的剩余,產品的“市場”也主要用于家庭消費,雞蛋主要是家庭種植業的“副”產品。
由于以種植業為謀生手段的家庭和村莊對土地的依賴性強,在地理空間上分布非常分散,種植業產量和規模也十分有限,傳統蛋品生產也僅僅限于“庭院式”戶外散養,或“庭院式”戶外農場模式,其生產與消費也是分散的、尚未形成規模的,僅限于家庭和當地有限區域內的消費。
第二階段:“庭院式”與大型專業化養雞場并存模式
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雞蛋生產模式在行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等方面也發生了“趨利性”演變,由原來的“庭院式”戶外散養,演化為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和技術含量的、專門滿足蛋品市場需求的專業化養殖廠生產模式;此模式在逐步擺脫傳統生產經營方式限制的同時,逐漸形成了原料采購與產品銷售兩頭在外的市場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的行業發展態勢。
此階段的具體特點為:第一,隨著新的養雞技術的開發和機械化程度的普及,生產經營基本形成規;、集約化的格局;第二,雞蛋深加工技術及蛋品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拉動了蛋品的市場需求,延長了蛋品產業鏈,刺激了蛋品的消費;第三,隨著人們對雞蛋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和對禽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質量安全標準和禽病防控體系。
第三階段:集約化大型生產基地模式
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美國城市近郊的專業化養雞場逐步衰退,大型生產基地模式開始出現,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城市發展使得近郊土地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增加了近郊養雞的成本;第二,大量的城市居民移居郊外,提出養雞場必須認真地處理雞糞的要求,必須建立遠離城市的生產基地,以避免養雞場對環境的污染; 第三,運輸條件的改善,減少了運輸費用,使得遠郊生產基地養雞成為可能。
隨著大型集約化生產基地模式的建立,美國蛋品行業逐步進入產業一體化生產階段。具體表現在:
第一,隨著先進的集約化產銷體系的建立,實現了飼料生產、雞蛋生產、雞蛋加工與銷售一體化經營;
第二,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集中趨勢更加明顯,蛋品行業出現寡頭壟斷的局面。據相關資料表明,美國蛋品行業銷量前十位的企業蛋品市場占有率達到百分之40之多;
第三,蛋品生產企業實施跨國經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美國的蛋品產業為了降低成本,實施全球一體化經營,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廉價勞動力,向國外投資并爭取世界市場,形成了跨國的產業一體化。
綜上所述,美國蛋品行業的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了家庭散養、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生產三個發展階段。
日本蛋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發展過程同美國一樣,也經歷了由“分散”逐步走向“集中”的過程,經歷了包括農戶家庭養雞、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生產等不同的經營發展階段。
集約化——國際蛋品生產的發展趨勢
發達國家蛋品行業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從分散的農場經濟向高度專業化、標準化、一體化的集約經濟發展,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以美國為例,目前,前10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百分之40。
加工趨深—蛋品消費將成為雞蛋消費的主要方式。
世界蛋品工業的發展已有百年的歷史,隨著蛋品深加工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形成了專業化、機械化、規;、集約化的生產模式。經過初級加工或深加工的半成品、再制品、精制品及以雞蛋為主要原料的新產品不斷涌入市場。國際市場上在鮮蛋銷售呈現下降趨勢的情況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蛋品的消費卻在持續增加,蛋品消費已成為發達國家雞蛋消費的重要方式。
追求品質—蛋品消費具有向高品質發展的趨勢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鮮蛋及蛋品消費越來越注重產品的品質,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蛋雞飼養更多關注動物福利。歐盟已經明確提出禁止籠養蛋雞,至2012年基本實現無籠養雞,鼓勵“谷倉養雞”和“自由散養雞”等方式,每只蛋雞至少擁有550cm2的飼養空間;第二,雞蛋從產出到包裝上市整個過程實現“無觸摸”化。發達國家的雞蛋生產基本采取整套自動化生產設備和處理系統,從雞蛋的產出到最后的包裝入市全是自動化操作,整個過程不需要任何人工直接觸摸,大大增強了雞蛋食用的安全性;第三,蛋品的附加值越來越高。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蛋黃粉、蛋白粉等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隨著蛋品加工技術(膜分離技術、色譜技術等)的進一步發展,更多含有各種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高附加值的產品已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地 址 江蘇省高郵市南郊經濟開發區
電 話 0514-84540481
傳 真 0514-84540481
手 機 13773443189
聯 系 人 馮先生